10月19日,当延吉队捧起冠军奖杯的瞬间,2025吉林银行延边州县(市)足球联赛在沸腾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
这一被延边人亲切地称为“延超”的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完成了从球迷狂欢到全域IP的华丽升级,“足球之乡”的火热赛事,成为全面展示美丽边城足球底蕴、团结图景和发展活力的鲜活载体……

图文来源:延边州委宣传部
业余足球的蓬勃生机:从青训沃土到全民盛宴
这届“延超”最令人振奋的,是它展现了中国业余足球发展的全新可能。联赛严格的年龄限制——要求每场至少5名18岁以下球员上场,不仅保证了比赛的青春活力,更让这项赛事成为检验延边青训成果的试金石。

图文来源:延边州委宣传部
数据显示,参赛球员中00后占比超过60%,平均身高较十年前增长4.3厘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延边足球青训体系的深刻变革。从“小快灵”到“高快灵”的风格演进,体现了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能力的同步提升。
赛场之上,“周一补高等数学,周末赛场进球”的学子球员不在少数,他们生动诠释了“体教融合”的成功实践。

图文来源:延边州委宣传部
目前,延边州国家级足球特色校占全州中小学校总数的52%,年均举办青少年足球比赛超过2000场次。这种金字塔式的培养体系,确保了每年近4万名青少年后备力量的有序成长,为业余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足球成为区域发展的催化剂
“延超”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体育赛事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综合平台。赛场内外,各地创新的“足球+”模式,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启示:

图文来源:延边州商务局
龙井市构建的“1+N+1”特色直播矩阵,将足球赛事与农产品销售巧妙结合;
安图县的“便民服务”让观众中场休息即可享用特色美食;
敦化市的“票根联动”将观赛与旅游景点优惠深度绑定……
这些创新举措,让足球比赛不再是孤立的体育事件,而成为串联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体验。

图文来源:延边州商务局
“延超”期间,“小鱼汤之战”意外走红。汪清与安图的两地特色美食在场外摆开擂台,从竞技延伸到舌尖,成为联赛最火的“出圈”事件。
这种基于地方特色的良性互动,不仅丰富了赛事内涵,更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记忆点。
赛事传播与区域形象塑造: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探索
“延超”期间的文化表演的精心设计同样值得称道。从安图县的玩偶舞《奇妙的惊喜》到敦化市的《足球阵线联盟》,从龙井市的传统“龙鼓舞”到和龙市的跨县市联合演出,这些表演既展示了民族文化魅力,又强化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累计超过30场、参演人员超1500人次的展演,让体育场馆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流动舞台。

图片来源:汪清融媒
宣传方面,围绕“跟着足球游延边”主题制作的宣传片和旅游攻略,将赛事信息与旅游资源巧妙结合,实现了从“关注赛事”到“向往延边”的转化。这种内容生产思路,让体育赛事成为区域形象塑造的有效载体。

图片来源:汪清融媒
“延超”经验表明,地方性体育赛事完全可以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综合平台。通过创新的“足球+”模式,体育能够有效带动商贸、旅游、文化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图片来源:汪清融媒
随着本届联赛落幕,延边足球的故事仍在继续。这片土地上,足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运动,成为凝聚人心、展示文化、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足球遇见延边,当体育融合文旅,一幅充满活力的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于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