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金秋十月,水稻归仓,正值油菜育苗的关键时节。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紧抓农时,大力推行“稻油轮作”模式,通过“人地两不闲”的种植策略,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实现了“一田多收”,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秋种新图景。

走进,茅栗镇九龙社区的“稻油轮作”示范点,农机手宋磊正驾驶着悬挂油菜直播机的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机器轰鸣声中,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原本布满稻茬的田地,转眼间变成了一垄垄整齐的油菜田。
宋磊向笔者说道:“今天从八点半开始到现在12点,到现在已经完成了近十亩地的作业,比人工省力太多了。”
相较于传统人工种植,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优势明显。据农技人员介绍,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大幅节约劳动力,其播下的种子无破损、精度高且分布均匀,为油菜后续生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该技术还避免了传统油菜育苗二次移栽时易出现的幼苗返青期滞后问题,有利于油菜茁壮成长。
“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已经两三年了,机器播种的话,种子肥料一起下一起播下去,省时、省力、省心。”九龙社区农户陈友彬告诉笔者。
据悉,今年茅栗镇共推广“稻油轮作”项目400余亩,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九龙社区。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当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补贴合作组织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了从播种、植保到机械化收割的全流程惠农服务。

九龙社区党总支部委员、村监委会主任王光洪介绍,“今年九龙社区共有379亩的油菜要机播,机播由镇政府统一安排,计划在四天内完成全部播种任务,化肥、种子都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统一提供,这既节省了劳力,也为农民省下了一笔开销。有了这些帮助,我们发展油菜产业的信心一年比一年足,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
为抓好全镇18000余亩油菜生产,茅栗镇大力推广“稻油”轮作模式,并通过实施网格化包保机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环节跟踪与服务,持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茅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易顺峰告诉笔者:“在土地翻犁之前,我们就统一发放了种子和肥料,并安排农机人员到村到组召开群众会,讲解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此外,镇里已规划好来年的油菜机收、收购和销售渠道,并计划依托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油菜花观光旅游,打造茅栗特色油菜品牌。“我们的目标是让油菜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丰收花’和‘致富油’。”(李吉星余月心)
一审:余旭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
编辑: 来源: